慕谷慕魚
慕谷慕魚(Mukumugi)是緣自太魯閣族的譯音。描述當初最早遷徙到這裡的太魯閣族人,用他們的語言頌讚這片世外桃源。這裡有豐富的自然資源,有柔情似水的秀麗風景,長久以來就有『小天祥』的美稱。
「慕谷慕魚」位在花蓮縣秀林鄉銅門村,距離花蓮市約有二十分鐘的車程。
在往鯉魚潭的台9丙線上,於木瓜溪的仁壽橋前直行不過橋,即可看到遊客服務中心。
入山證要在銅門派出所辦理,每天上、下午限額各300名,今天是週一也有很多遊客,所以排隊填資料是不可少的。
這對年輕人,昨晚大概太high了,等入山証也可以睡成這樣!
等待核發入山証的時間,湯米88與湯米姐在附近四處看看。
辦好入山証後,往山裡面走,第一站是銅門發電廠,原為日本人所建,於28年11月完工,民國32年4月完成發電。
電廠吊橋只供員工走行,遊客止步。
紅橋--楊清橋,這是最貴又最短的橋,因為所有的原物料必須溯溪而上的運送上來。這次的重點是清水溪步道,所以過橋後又回頭,往清水溪步道前進。
清水溪步道入口車道很窄,讓人懷疑只是單車道,猶豫很久後,跟車進入很小很小的路,過了山洞終於進入了清水溪步道。
找空地停車後,路人建議用步行進入,才能體會這裡的美景。很快的就看到溪水了,哇!水好藍!好清!
這麼藍的水,讓人想親近它,所以開始找可下到溪邊的路,下雨路有點滑,但還是小心一步步的走到溪邊。
這對小情侶佔住我的鏡頭,順勢一起入鏡。
再走一段路後,下到溪邊,水一樣的清。
這一對情侶帶著浮潛裝備,有備而來。
「慕谷慕魚」雖是原住民話,但也與清水溪的情境契合,是令人羨慕的溪谷與可愛的小魚。
溪谷區石頭間,河水湍急如銀簾。
來個到此一遊照。
一位父親與小孩們在藍藍溪水中嬉戲。
聽說下圖左邊的大石頭是公猩猩,在偷看右邊的母猩猩洗澡,自已想像一下吧。
清水溪的源頭來自奇萊山區,所以溪水非常清澈乾淨。溪裡面的自然生態物種非常的多,有二級國寶魚--苦花魚 、香魚、溪蝦等等。
到清水溪步道,最好是車停在小吃店附近後改步行,才能自由到溪邊賞魚或溪裡玩水。遊覽車以6人座小客車接駁後,一般只在車道上停車一會兒,讓遊客遙望小溪,很難親近水邊。
走過這個有水瀑的山洞後,就是步道終點清水發電廠。
原名「清水第一水力發電所」的清水發電廠,於一九三九年建廠完成,發電廠的員工宿舍在吊橋的對面,每天走吊橋上下班,不怕塞車。
電廠是遊客止步,所以我們只能走到此為止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