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月初開車到竹南燈會會場探路,然後到附近的龍鳳漁港逛逛並吃午餐,回程時看到漁港旁有油菜花,就開進農路去拍花田,結果看到一群白鷺中有兩隻大鳥,遠看外形好像黑面琵鷺,但長鳥嘴卻是鐮刀型。
回家查了一下,原來是山寨版的黑面琵鷺,叫「埃及聖鷺」或「埃及聖鹮」。
來自埃及,怎麼會飛到台灣來呢?
據說二十幾年前,新竹六福村鳥園自國外引進埃及聖鷺,1989年颱風夜裡,四隻埃及聖鷺自鳥園脫逃,結果代代繁衍至今大約有200餘隻,分佈在淡水、關渡、香山、西南沿海等地,都看得到牠們的蹤跡。
主要食物是蝸牛、青蛙、蝦、蟹等水生物,牠們也吃福壽螺,所以在台灣過的很愉快,成為台灣地區的留鳥,根本不想回埃及。
最近又在新豐的農田看到更多的埃及聖鷺,同時出現約十幾隻。
這次距離比較近一點,看到長長的鐮刀喙,配上退色的無毛黑頭,牠們的長相愈看愈怪異。
在古埃及時代聖鷺倍受尊崇,古埃及人認為埃及聖鷺可以對抗蛇類,有時被製成木乃伊,成為智者「托特」的象徵,所以考古學家在古墓中也發現牠們的踪影。
牠們爭食的畫面,像不像拿著彎刀在比劍?
由於我的相機鏡頭不夠長,格放後畫面不甚清楚。
原本想要遶到另一頭照清楚一點,沒想到突然一聲鞭炮聲,把牠們嚇飛了。
希望下次有機會看到真的黑面琵鷺,而不是怪怪鳥埃及聖鷺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