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區常有午後雷陣雨,對登山或戶外活動有所影響,但不必抱怨天氣,反而要感謝上天,因為山區的雨後,往往就是雲海出現的時機。
來福壽山露營期間,每天都下雷陣雨,下雨期間剛好可以休息,不論是煮食用餐或是小睡片刻,順其自然就好。
一天的雨後,我們又來到天池,這次當然是為了雲海而來。
看到這一大片的雲海,心裡為之震撼,難怪有這麼多人喜歡登大山賞雲海,跟郊山雲海比起來,這樣的場景太壯觀了!
在露營區也看得到雲海,只是要看得更多、更廣,上天池觀景台才是最佳的選擇。
合歡山北峰也被雲海所包圍。
除觀雲外,在天池停車場的觀景台,是欣賞雪山山脈的好地方,雪山地壘以雪山為中心,呈放射狀分歧,可概分為六道稜脈,分別為主稜(大雪山稜脈)、南支稜(雪劍稜脈)、北稜(雪霸稜脈)、北東支稜(桃山稜脈)、東南支稜(志佳陽大山稜脈)、及東支稜(雪山東峰稜脈)。
其中從雪山到大霸尖山這段十餘公里南北縱向的稜線,是整個雪山地壘中最峻峭的一段稜脈,自1928年日人沼井鐵太郎曾讚歎寫道「這神聖的稜線啊,誰能真正地完成這大霸尖山至雪山的縱走,戴上勝利的榮冠!」述說首次完成縱走的真與美,大家就將這段崩崖岩壁遍佈的稜線稱為「聖稜線」。
(但聖稜線可能要在觀霧才看得到吧?)
台灣第二高峰: 雪山(高3886公尺)
天池可看到的雪山山脈是大雪山稜脈、雪劍稜脈及桃山稜脈。叫的出山名的幾乎都是列名百岳之中,所以這裡是個認識百岳名山的好地方。
1.大雪山稜脈(主稜):從雪山到大雪山、中雪山、小雪山之間。
拉近看大雪山外貌,像是合歡山群峰的一員。
2.雪劍稜脈:從雪山到大劍山、劍山之連脈。
3.桃山稜脈:雪山到武陵四秀之連脈。
我們在天池巧遇一位在福壽山Long Stay兩週的紀先生,前一天到合歡溪步道時也曾同行,他帶我們到天池的南向觀景台,並教我們辨識玉山群峰,雖然被長高的樹枝擋住視線,我們想辦法站在高點,還是可以遠眺玉山群峰。
玉山山塊號稱台灣之屋脊,有如龍背在臥,山容壯麗,氣勢雄渾。
玉山群峰包括有玉山主峰、前峰、西峰、北峰、東峰、南峰、鹿山、東小南山、南玉山等連峰,皆為百岳名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