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古屋之行最後一日,還有半天的時間可自由行,原本想要去徳川園等日式名園看看,結果一出門就下雨,所以決定改走神廟,中途還可以避避雨。
第一站來到大須觀音寺,地下鐵鶴舞線「大須觀音」站下車,徒步2分鐘就到了。
紅豔外型的「大須觀音寺」,是真言宗智山派的寺院,自從德川家康在名古屋建城之後,於1612年下令由岐阜縣大州移運到現址。
院內的大悲閣是在德川家康時代建成的,而藏經閣內的收藏,包括有近一萬五千卷的經文抄本及古文書,有「日本三大經藏」之稱。
很多家長及考生,會來觀音寺祈求考到第一志願。
寺院的後方一景,那天雨很大,我在這裡稍稍避一下雨。
鐘樓前有個觀音寺的發源解說牌,述說織田信長及德川家康與此廟的關聯。
大悲閣的正前方是仁王門,門的左右側各有一尊類似觀音護衛的大神像。
自從觀音寺搬到大須之後,香火鼎盛,周圍的市街「門前町」也跟著熱鬧起來,慢慢發展成現在的人氣購物商區。
廟前牆上那超大的大眼神像,有點嚇人但卻非常醒目,告訴你這裡就是仁王門通り。
早上11點起,這裡就會開始熱鬧起來,可惜我9 點就到這裡,大多數的店家還沒開門。
大須觀音寺一帶之仁王門通り、萬松寺通り等沿街的商店街裡,共有1200家店鋪,有許多的咖啡館、二手衣專賣店、年輕人專用之休閒服飾店比鄰於此區域。而在本區塊內的特徵,也就是電腦等周邊商品的專賣店,是名古屋全市中最豐富且最密集之處,因此與東京的秋葉原及大阪的日本橋齊名。
大須跟東京的淺草一樣,以一座觀音寺為地標,並以其為中心點開始繁榮,發展出各式各樣的商店街,街區都有遮雨棚非常好逛。本來大須的商店街以二手貨、雜貨為主,但近些年來商店街卻明顯的年輕化,色彩繽紛且便宜的流行商品充斥,就像是原宿的竹下通一樣,是個可以快速掌握潮流脈動的血拼區。
大須觀音寺附近還有座富士淺間神社,就在商店街之間,已有五百年歷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