樂哈山營地旁邊有個小品步道,名叫石頭生態步道,因為步道內遍佈著各種奇形怪狀的大小石塊,故命名為石頭生態步道。1天下午我們就先去走一段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晚上營地主人曾奶奶特別交代,隔天9點她會作步道導覽,大家一定要參加,我跟她說已經走一趟了,她說有了她的導覽會精彩很多。

 

第二天9點集合後,曾奶奶先沿路作生態介紹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她說山林間有很多咬人貓,全株披鐘乳體桿狀焮毛,若碰觸到,針刺將注入蟻酸,疼痛難耐,一至兩日的時間疼痛才會消除,但可用尿液塗抹以酸鹼中和的原理來減輕疼痛。其新鮮葉片搗成汁液可治毒蛇咬傷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颱風草也很常見,今天看到的幾乎都是1條折痕,預估今年大颱風只有1次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不曾注意過的「染料藤」,其塊根是原住民服裝的天然染料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秋海棠,折枝後可以吸汁止渴或止飢,是山中迷路時的救命食物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曾奶奶接著說一段故事:有個泰雅族祖先的淒美傳說,大家仔細聽了~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接著曾奶奶帶領大家進入故事中的場景。

 

 

 

這裡是泰雅族人早期狩獵的地方,他們對山神非常尊敬,在入山之前都會由長者主持簡單的祈求儀式,祈求入山一切順利,然後才上山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分肉石:族人上山打獵回來之後,到了一塊非常平坦的分肉石桌,大家將帶下山的獵物放在桌面上,進行平分,然後帶著自己的一份回家,這是泰雅族所重視的分享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好久以前泰雅族祖先是不允許自由戀愛的,有一對有血緣的表兄妹戀人,因家人反對,他們偷偷私奔,逃到森林的石洞裡共同生活。但還是被找到了,男生被帶走,不知去向。女生天天在此等候,望向山下,後來竟變成一顆望夫石,佇立於此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女生天天以淚洗面,流下的眼淚最後變成鐘乳石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表兄妹戀人躲的石洞在哪裡?當然在山洞裡,所以就帶領大家鑽小小的山洞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經過戀人睡的石床,這麼窄怎麼辦?

 

爬過去啊!對胖子來說在夾縫中求生存,真是不容易啊!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接著又鑽進另一處放食物的山洞,洞內果然是陰涼很多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戀人玩的藤鞦韆,是小朋友的最愛。

 

 

 

石頭生態步道不長,如果沒有聽解說,不到1小時就走完一回圈,適合全家一起森林浴。~~

 

在結束了2天1夜的樂哈山露營活動後,我們回程經過清泉,選擇到清泉天主堂走走。

 

 

清泉天主堂為清泉最具藝術氣息的教堂,1976年丁松青神父來到清泉,秉持他的愛心及熱誠,投入於清泉,並以他文學及藝術之涵養,教育當地原住民,使清泉成為一個文學藝術氣息極為濃厚之處。

 

 

 

這兩隻躺在地上的懶狗,好像是牆上獵人的獵物~

 



丁松青神父在廿四歲時來到台灣,第一站是服務於文化深遠的蘭嶼,而1976年來到清泉,丁神父寫下部落故事,作家三毛曾為他翻譯出書。多才多藝的丁松青神父,不只藝術天賦奇佳,更是擅長寫作,著有「清泉故事」、「剎那時光」、「蘭嶼之歌」多本著作。

 

 

站在天主堂邊,還可遙望桃山瀑布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湯米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5) 人氣()